巴中長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

1

/
/
/
百年黨史中的巾幗力量

——  新聞資訊  ——

NEWS

資訊分類

百年黨史中的巾幗力量

  • 分類:百年黨史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7-10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一名觀眾在展覽中的劉胡蘭雕像前駐足凝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睿/攝

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用的是什么碗?邢女花為瓊崖縱隊送情報用過的竹籃長什么樣?新中國成立后的結婚證書上面都寫了什么?日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探訪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首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據了解,展覽共分為四大部分,展出的2600余幅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女性從未缺席。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婦女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她們抗爭、犧牲、奉獻,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著巾幗力量。

謀求獨立解放 她們勇往直前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翻開了中國婦女運動的新篇章。

第一個婦女刊物《婦女聲》創刊,中國共產黨創辦平民女校培養了一批著名的婦女人才。展館中靜靜陳列的圖片講述著女性開始沖破束縛、走向社會,謀求婦女解放、人民解放。

革命的道路充滿艱辛,面對流血和犧牲,她們一往無前。

廣州起義領導人周文雍和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起義失敗后在刑場上舉行了悲壯的婚禮,從容就義;

革命烈士賀英將自己掌握的近千人群眾武裝交給賀龍等人,并加入工農革命軍,率游擊隊在湘鄂邊根據地堅持游擊戰,于1933年在作戰中犧牲;

抗日英雄趙一曼在作戰中受重傷被俘,1936年英勇就義。展館中一封寫給兒子的遺書道盡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囑托:“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br/>
戰爭的偉力深植人民,縱使千難與萬險,她們一心向黨。

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戰場上。展館中一首平山民謠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北京密云農村婦女鄧玉芬把丈夫和5個兒子送到抗日前線;

山東沂南貧苦農民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活八路軍小戰士;

一只布滿裂紋的搪瓷碗寫滿了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的感人事跡。

八女投江、劉胡蘭、趙一曼、向警予、楊開慧、明德英……在介紹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展板上,許多女性的名字閃耀其中,她們或是無所畏懼、沖鋒在前,或是擁軍支前、送衣送糧。黨領導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這些偉大女性的名字將刻在歷史的年輪中,永不磨滅。

響應時代召喚 她們開拓進取

展覽中,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依然鮮紅。

時光回到1949年,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長約5米寬約3米的國旗找到紅色布料和黃綢線并不容易,仔細看還可以發現上面拼補、縫湊的痕跡。

我們不知道這面國旗后有多少女性縫補的身影,但我們知道,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新中國的女性在旗幟的引領下將投身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中。

她們用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建功立業,成就非凡。

開鑿紅旗渠、建設塞罕壩、參與手工業生產……一件件展品將觀眾拉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參加掃盲班,接受高等教育,無論是拿著農具學習的婦女,還是走出校門意氣風發的女學生,渴望知識、追求進步是她們共同的向往;

云南省彌勒縣彝族自治區起飛鄉婦聯會主任盧蘭芳被選為鄉人民代表,在婦女姐妹們的簇擁下她滿臉笑容,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

1975年7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陶其敏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女性在醫療領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展館中,一個中國女排隊員簽名的排球格外引人注目。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創下世界排球史上首個“五連冠”?!白鎳辽?、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激勵著無數國人。

開創輝煌未來 她們勇擔使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闭褂[中播放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在人們不斷向美好生活邁進的背后,有著農村廣大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志愿者等無數人辛勤的付出。

展覽中許多人會在一張照片前駐足停留,照片上的她清秀明媚,像一束光照進貧困百姓的生活。她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句鏗鏘誓言是黃文秀等眾多基層黨員干部的心聲,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

陜西省醫療隊、吉林省應急防疫隊、黨員突擊隊……一幅幅簽滿姓名的隊旗靜靜懸掛在展館內,每一面隊旗背后都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這其中就包括廣大女醫務人員。她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中國女性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婦女追求獨立解放的奮斗史,她們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走來,壯懷激烈,建立功勛;她們從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走來,意氣風發,貢獻才智;她們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代中走來,英姿颯爽,群芳爭艷。

鑒往知來,繼往開來。廣大女性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芳 吳蘇錦)/ 記者手記 /

革命文物里的紅色初心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之前,我沒有想到我會在館內幾度熱淚盈眶。

這座宏偉建筑內珍藏的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情懷和擔當、犧牲與奉獻。

這些實物不會說話,靜靜地躺在展陳柜中,卻超越了任何文字和影像,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沖擊強烈的直觀感受,直抵內心深處。

任弼時吃剩下的牛皮帶、戰士們吃剩下的皮鼓、紅軍御寒穿的棕背心……帶我穿回極端艱難的歲月里。你看,紅軍戰士們穿著草鞋,走過淺處沒膝、深處沒頂的沼澤,餓了就吃皮鼓、皮帶充饑;你看,他們穿著棕絲背心、破爛的棉衣,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相互依偎取暖……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蔽仪椴蛔越摽诙觥镀呗伞らL征》中的詩句。這是何等的艱難險阻,這是何等的豪情萬丈!

共產黨人肩上扛的是責任擔當,心中裝的是家國情懷。

“寧兒……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薄澳赣H:好久沒有接著你的信了……我知道你老人家雖然已經是惱恨我,但還不至于棄絕我和不理我,由此我更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愛……”在趙一曼寫給兒子的遺書前,在“紅色特工”冷少農寫給母親的家書前,我再次感動落淚。

我彎下腰,仔細研讀這些泛黃甚至破損的信件。這字里行間,是革命志士對親人的思念與愧疚,更是為了勝利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決心。

我的一腔熱血在心中肆意翻涌,深切感受到,一百年來,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畏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一百年來,正是這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有了今天的盛世中國,這是用信心、決心、恒心鑄就的。(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吳蘇錦)

百年黨史中的巾幗力量

【概要描述】
一名觀眾在展覽中的劉胡蘭雕像前駐足凝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睿/攝

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用的是什么碗?邢女花為瓊崖縱隊送情報用過的竹籃長什么樣?新中國成立后的結婚證書上面都寫了什么?日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探訪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首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據了解,展覽共分為四大部分,展出的2600余幅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女性從未缺席。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婦女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她們抗爭、犧牲、奉獻,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著巾幗力量。

謀求獨立解放 她們勇往直前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翻開了中國婦女運動的新篇章。

第一個婦女刊物《婦女聲》創刊,中國共產黨創辦平民女校培養了一批著名的婦女人才。展館中靜靜陳列的圖片講述著女性開始沖破束縛、走向社會,謀求婦女解放、人民解放。

革命的道路充滿艱辛,面對流血和犧牲,她們一往無前。

廣州起義領導人周文雍和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起義失敗后在刑場上舉行了悲壯的婚禮,從容就義;

革命烈士賀英將自己掌握的近千人群眾武裝交給賀龍等人,并加入工農革命軍,率游擊隊在湘鄂邊根據地堅持游擊戰,于1933年在作戰中犧牲;

抗日英雄趙一曼在作戰中受重傷被俘,1936年英勇就義。展館中一封寫給兒子的遺書道盡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囑托:“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br/>
戰爭的偉力深植人民,縱使千難與萬險,她們一心向黨。

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戰場上。展館中一首平山民謠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北京密云農村婦女鄧玉芬把丈夫和5個兒子送到抗日前線;

山東沂南貧苦農民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活八路軍小戰士;

一只布滿裂紋的搪瓷碗寫滿了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的感人事跡。

八女投江、劉胡蘭、趙一曼、向警予、楊開慧、明德英……在介紹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展板上,許多女性的名字閃耀其中,她們或是無所畏懼、沖鋒在前,或是擁軍支前、送衣送糧。黨領導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這些偉大女性的名字將刻在歷史的年輪中,永不磨滅。

響應時代召喚 她們開拓進取

展覽中,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依然鮮紅。

時光回到1949年,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長約5米寬約3米的國旗找到紅色布料和黃綢線并不容易,仔細看還可以發現上面拼補、縫湊的痕跡。

我們不知道這面國旗后有多少女性縫補的身影,但我們知道,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新中國的女性在旗幟的引領下將投身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中。

她們用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建功立業,成就非凡。

開鑿紅旗渠、建設塞罕壩、參與手工業生產……一件件展品將觀眾拉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參加掃盲班,接受高等教育,無論是拿著農具學習的婦女,還是走出校門意氣風發的女學生,渴望知識、追求進步是她們共同的向往;

云南省彌勒縣彝族自治區起飛鄉婦聯會主任盧蘭芳被選為鄉人民代表,在婦女姐妹們的簇擁下她滿臉笑容,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

1975年7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陶其敏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女性在醫療領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展館中,一個中國女排隊員簽名的排球格外引人注目。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創下世界排球史上首個“五連冠”?!白鎳辽?、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激勵著無數國人。

開創輝煌未來 她們勇擔使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闭褂[中播放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在人們不斷向美好生活邁進的背后,有著農村廣大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志愿者等無數人辛勤的付出。

展覽中許多人會在一張照片前駐足停留,照片上的她清秀明媚,像一束光照進貧困百姓的生活。她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句鏗鏘誓言是黃文秀等眾多基層黨員干部的心聲,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

陜西省醫療隊、吉林省應急防疫隊、黨員突擊隊……一幅幅簽滿姓名的隊旗靜靜懸掛在展館內,每一面隊旗背后都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這其中就包括廣大女醫務人員。她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中國女性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婦女追求獨立解放的奮斗史,她們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走來,壯懷激烈,建立功勛;她們從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走來,意氣風發,貢獻才智;她們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代中走來,英姿颯爽,群芳爭艷。

鑒往知來,繼往開來。廣大女性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芳 吳蘇錦)/ 記者手記 /

革命文物里的紅色初心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之前,我沒有想到我會在館內幾度熱淚盈眶。

這座宏偉建筑內珍藏的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情懷和擔當、犧牲與奉獻。

這些實物不會說話,靜靜地躺在展陳柜中,卻超越了任何文字和影像,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沖擊強烈的直觀感受,直抵內心深處。

任弼時吃剩下的牛皮帶、戰士們吃剩下的皮鼓、紅軍御寒穿的棕背心……帶我穿回極端艱難的歲月里。你看,紅軍戰士們穿著草鞋,走過淺處沒膝、深處沒頂的沼澤,餓了就吃皮鼓、皮帶充饑;你看,他們穿著棕絲背心、破爛的棉衣,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相互依偎取暖……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蔽仪椴蛔越摽诙觥镀呗伞らL征》中的詩句。這是何等的艱難險阻,這是何等的豪情萬丈!

共產黨人肩上扛的是責任擔當,心中裝的是家國情懷。

“寧兒……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薄澳赣H:好久沒有接著你的信了……我知道你老人家雖然已經是惱恨我,但還不至于棄絕我和不理我,由此我更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愛……”在趙一曼寫給兒子的遺書前,在“紅色特工”冷少農寫給母親的家書前,我再次感動落淚。

我彎下腰,仔細研讀這些泛黃甚至破損的信件。這字里行間,是革命志士對親人的思念與愧疚,更是為了勝利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決心。

我的一腔熱血在心中肆意翻涌,深切感受到,一百年來,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畏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一百年來,正是這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有了今天的盛世中國,這是用信心、決心、恒心鑄就的。(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吳蘇錦)

  • 分類:百年黨史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7-10 00:27
  • 訪問量:
詳情

一名觀眾在展覽中的劉胡蘭雕像前駐足凝視。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楊睿/攝

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用的是什么碗?邢女花為瓊崖縱隊送情報用過的竹籃長什么樣?新中國成立后的結婚證書上面都寫了什么?日前,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探訪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首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據了解,展覽共分為四大部分,展出的2600余幅圖片和3500多件套文物實物,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

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女性從未缺席。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婦女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她們抗爭、犧牲、奉獻,前赴后繼,接續奮斗,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貢獻著巾幗力量。

謀求獨立解放 她們勇往直前

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翻開了中國婦女運動的新篇章。

第一個婦女刊物《婦女聲》創刊,中國共產黨創辦平民女校培養了一批著名的婦女人才。展館中靜靜陳列的圖片講述著女性開始沖破束縛、走向社會,謀求婦女解放、人民解放。

革命的道路充滿艱辛,面對流血和犧牲,她們一往無前。

廣州起義領導人周文雍和中共兩廣區委婦女委員陳鐵軍起義失敗后在刑場上舉行了悲壯的婚禮,從容就義;

革命烈士賀英將自己掌握的近千人群眾武裝交給賀龍等人,并加入工農革命軍,率游擊隊在湘鄂邊根據地堅持游擊戰,于1933年在作戰中犧牲;

抗日英雄趙一曼在作戰中受重傷被俘,1936年英勇就義。展館中一封寫給兒子的遺書道盡了一位母親對兒子的囑托:“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span>

戰爭的偉力深植人民,縱使千難與萬險,她們一心向黨。

最后的一碗米,用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來縫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到戰場上。展館中一首平山民謠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那個年代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北京密云農村婦女鄧玉芬把丈夫和5個兒子送到抗日前線;

山東沂南貧苦農民明德英用自己的乳汁救活八路軍小戰士;

一只布滿裂紋的搪瓷碗寫滿了戎冠秀救護八路軍傷員的感人事跡。

八女投江、劉胡蘭、趙一曼、向警予、楊開慧、明德英……在介紹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的展板上,許多女性的名字閃耀其中,她們或是無所畏懼、沖鋒在前,或是擁軍支前、送衣送糧。黨領導人民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實現了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解放。這些偉大女性的名字將刻在歷史的年輪中,永不磨滅。

響應時代召喚 她們開拓進取

展覽中,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依然鮮紅。

時光回到1949年,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為長約5米寬約3米的國旗找到紅色布料和黃綢線并不容易,仔細看還可以發現上面拼補、縫湊的痕跡。

我們不知道這面國旗后有多少女性縫補的身影,但我們知道,當國旗升起的那一刻,新中國的女性在旗幟的引領下將投身火熱的社會主義建設中。

她們用辛勤的汗水、不懈的努力,建功立業,成就非凡。

開鑿紅旗渠、建設塞罕壩、參與手工業生產……一件件展品將觀眾拉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參加掃盲班,接受高等教育,無論是拿著農具學習的婦女,還是走出校門意氣風發的女學生,渴望知識、追求進步是她們共同的向往;

云南省彌勒縣彝族自治區起飛鄉婦聯會主任盧蘭芳被選為鄉人民代表,在婦女姐妹們的簇擁下她滿臉笑容,擁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女性的地位逐步提高;

1975年7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陶其敏團隊研制出我國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女性在醫療領域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展館中,一個中國女排隊員簽名的排球格外引人注目。1981年至1986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創下世界排球史上首個“五連冠”?!白鎳辽?、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激勵著無數國人。

開創輝煌未來 她們勇擔使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闭褂[中播放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鏗鏘有力。

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在人們不斷向美好生活邁進的背后,有著農村廣大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志愿者等無數人辛勤的付出。

展覽中許多人會在一張照片前駐足停留,照片上的她清秀明媚,像一束光照進貧困百姓的生活。她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樂業縣百坭村原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這句鏗鏘誓言是黃文秀等眾多基層黨員干部的心聲,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心聲。

陜西省醫療隊、吉林省應急防疫隊、黨員突擊隊……一幅幅簽滿姓名的隊旗靜靜懸掛在展館內,每一面隊旗背后都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這其中就包括廣大女醫務人員。她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沖上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實際行動書寫了中國女性敢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動人故事。

回望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婦女追求獨立解放的奮斗史,她們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中走來,壯懷激烈,建立功勛;她們從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走來,意氣風發,貢獻才智;她們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代中走來,英姿颯爽,群芳爭艷。

鑒往知來,繼往開來。廣大女性將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巾幗力量。(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張明芳 吳蘇錦)/ 記者手記 /

革命文物里的紅色初心

走進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之前,我沒有想到我會在館內幾度熱淚盈眶。

這座宏偉建筑內珍藏的一幅幅珍貴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都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情懷和擔當、犧牲與奉獻。

這些實物不會說話,靜靜地躺在展陳柜中,卻超越了任何文字和影像,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沖擊強烈的直觀感受,直抵內心深處。

任弼時吃剩下的牛皮帶、戰士們吃剩下的皮鼓、紅軍御寒穿的棕背心……帶我穿回極端艱難的歲月里。你看,紅軍戰士們穿著草鞋,走過淺處沒膝、深處沒頂的沼澤,餓了就吃皮鼓、皮帶充饑;你看,他們穿著棕絲背心、破爛的棉衣,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相互依偎取暖……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蔽仪椴蛔越摽诙觥镀呗伞らL征》中的詩句。這是何等的艱難險阻,這是何等的豪情萬丈!

共產黨人肩上扛的是責任擔當,心中裝的是家國情懷。

“寧兒……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薄澳赣H:好久沒有接著你的信了……我知道你老人家雖然已經是惱恨我,但還不至于棄絕我和不理我,由此我更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愛……”在趙一曼寫給兒子的遺書前,在“紅色特工”冷少農寫給母親的家書前,我再次感動落淚。

我彎下腰,仔細研讀這些泛黃甚至破損的信件。這字里行間,是革命志士對親人的思念與愧疚,更是為了勝利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的決心。

我的一腔熱血在心中肆意翻涌,深切感受到,一百年來,正是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畏犧牲,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一百年來,正是這千千萬萬的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有了今天的盛世中國,這是用信心、決心、恒心鑄就的。(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吳蘇錦)

關鍵詞:

這是描述信息

郵箱 / Email:649029908@qq.com              

地址 / Address:地址:恩陽區曾家壩巴中文化創意產業園B1-2-4                                                                       

地址/Address:地址:經開區安康路16號樂灣首府三期D6-F2-19

 

總部辦事處地址:巴州區江北二環路旺福苑2號樓203室 聯系電話:0827-5280072

服務熱線/Hotline:0827-5280072
經開區辦事處/Call:0827-5262921

恩陽區辦事處/call:0827-5660810

 

 

        

 

Copyright ? 巴中長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蜀ICP備2021005594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成都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尤物